本文目录#

引言#

在多语言微服务中,API 契约(IDL、Schema)是保证互通与演进的基础。本文分享契约治理流程、工具链以及与 Service Mesh/RPC 的协同策略。

契约类型#

  • Protobuf/IDL(gRPC、Dubbo Triple);
  • OpenAPI/REST;
  • AsyncAPI(事件驱动);
  • GraphQL Schema。

治理流程#

  1. Contract Repository:集中管理契约;
  2. Review & Approval:代码合并前检查契约变更;
  3. Code Generation:多语言 SDK;
  4. Compatibility Check:向后兼容、版本策略;
  5. Deployment & Validation:在测试环境验证;
  6. Monitoring:确保运行时遵守契约。

工具链#

  • Buf/Prototool 管理 Protobuf;
  • OpenAPI Generator、Swagger Codegen;
  • Pact、Spring Cloud Contract;
  • Schemathesis、Prism Mock;
  • GraphQL Inspector。

版本管理#

  • 语义化版本 SemVer;
  • Proto 使用 reserved 防止字段重用;
  • 增量迭代:添加字段而非删除;
  • API Deprecation Policy。

Mesh/RPC 协同#

  • 在 Gateway 层校验契约;
  • 根据契约生成 Envoy Filter;
  • Telemetry 中记录契约版本;
  • 在 Rollout 之前运行契约测试。

总结#

契约治理是多语言微服务的基石。通过流程、工具和 Mesh/RPC 协同,可以保障接口演进的稳定性。

参考资料#


本作品系原创,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