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#
引言#
WebAssembly(WASM)轻量、安全的特点使其成为容器的补充。本文讨论 WASI、WasmEdge、Krustlet 等方案,以及与容器共存的混合架构。
WASM 运行时#
- Wasmtime、WasmEdge、Spin;
- 支持 WASI 系统接口;
- 低启动延迟,适合边缘与函数计算。
与 Kubernetes 集成#
- Krustlet:WASM 节点代理;
- wasmCloud、Fermyon Spin Controller;
- 使用 Containerd shim(runwasi);
- 混合调度:基于节点标签选择运行时。
架构示意#
graph TD User --> APIServer APIServer --> Scheduler Scheduler --> Node1[Container Node] Scheduler --> Node2[WASM Node] Node2 --> WasmRuntime
应用场景#
- Serverless 函数、插件系统;
- 边缘端轻量应用;
- 安全隔离要求高的场景;
- 需要跨语言、快速启动的任务。
挑战#
- 生态成熟度与标准化;
- 运行时能力受限(系统调用、POSIX);
- 观测与调试工具不足;
- 镜像和打包标准仍在演进(OCI Artifact)。
总结#
WASM 正与容器形成互补。通过运行时、调度和工具链的不断完善,未来可在云原生平台中提供更轻量、安全的执行环境。
参考资料#
- [1] CNCF WebAssembly Landscape.
- [2] WasmEdge + Kubernetes 实践指南.
本作品系原创,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