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#
引言#
eBPF 通过内核可编程带来高可见性与性能。Cilium 将 eBPF 应用于 Kubernetes 网络、可观测与安全。本文介绍 Cilium 架构、Hubble 观测与实际案例。
Cilium 架构#
- eBPF 替代 iptables,实现高性能数据路径;
- Cilium Agent 管理 eBPF 程序;
- Hubble 提供网络观测与 Service Map;
- 支持 L3-L7 策略、身份感知。
数据路径#
graph LR PodA --> eBPF eBPF --> PodB eBPF --> lb[Load Balancer] lb --> External
可观测能力#
- Hubble UI 展示服务拓扑;
- CLI
hubble observe
过滤流量; - 导出指标至 Prometheus;
- 支持 L7 请求日志、延迟分析。
安全功能#
- 基于身份(Identity)定义策略;
- DNS Policy、HTTP Policy;
- 与 SPIFFE、Istio 集成;
- 使用 Tetragon 实现进程级审计。
实战经验#
- 替换 Calico 提升网络性能;
- 利用 Hubble 快速定位请求延迟与丢包;
- eBPF 程序调试:
cilium monitor
,bpftool
; - 升级时注意内核版本兼容。
总结#
Cilium 利用 eBPF 提供高性能网络与可观测性。结合 Hubble 与策略控制,可显著提升容器网络治理能力。
参考资料#
- [1] Cilium Documentation. https://docs.cilium.io
- [2] Hubble Observability. https://docs.cilium.io/en/latest/gettingstarted/hubble/
本作品系原创,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