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#
引言#
多租户容器平台需要保障租户隔离、安全与资源公平。本文介绍多租户模型、命名空间治理、配额与安全策略。
隔离模型#
- 命名空间级隔离;
- 虚拟集群(vcluster、Loft);
- 节点池或虚拟节点隔离;
- 网络隔离(NetworkPolicy)、存储隔离。
资源配额#
- ResourceQuota 控制 CPU/内存/PVC;
- LimitRange 设定默认 requests/limits;
- PriorityClass 区分租户优先级;
- 自动化配额审批流程。
安全治理#
- RBAC 分级授权;
- Pod Security Standards;
- Secret 管理与加密;
- 审计日志、合规检查(OPA)。
计费与监控#
- kube-usage-metrics、Kubecost 统计消耗;
- 多维度账单(CPU、内存、存储、网络);
- 告警超限;
- 与 FinOps/SRE 协同。
总结#
多租户治理需要资源、权限和安全多维控制。通过命名空间策略、配额与审计体系,可构建安全且公平的容器平台。
参考资料#
- [1] CNCF Multi-Tenancy Working Group.
- [2] Kubecost Documentation.
本作品系原创,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