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#
为什么需要数据闭环#
混沌实验的核心是验证假设。没有完备的指标与回溯流程,就无法判断实验成功与否,也无法指导后续改进。因此需要建立从实验规划、指标采集、分析复盘到改进任务追踪的闭环体系。
指标体系#
- 业务指标:成功率、延迟、吞吐;
- 基础设施指标:CPU、内存、GC、连接数;
- 错误预算:燃烧率与剩余额度;
- 实验指标:注入故障时长、影响范围、恢复时间。
看板构建#
- 在 Grafana 建立混沌实验 Dashboard,包含基线对比面板;
- 使用 Prometheus 标签
experiment="chaos-<id>"
标识实验周期; - 在 Loki/ELK 中根据 Trace ID、实验 ID 聚合日志;
- 在 Mimir/Thanos 中长期存储实验数据,用于趋势分析。
复盘流程#
- 实验结束 24 小时内完成数据导出;
- 编写复盘文档:总结指标、命中/未命中假设、发现的问题;
- 将改进项登记到看板,并在下次演练前验证完成情况;
- 定期审计实验覆盖率,补齐关键场景。
自检清单#
- 是否在实验前定义清晰的成功/失败阈值?
- 是否将实验 ID 注入到指标、日志、追踪中?
- 是否在复盘中跟踪改进项并闭环?
参考资料#
- Principles of Chaos Engineering:https://principlesofchaos.org/
- Gremlin Chaos Engineering Guide:https://www.gremlin.com/community/tutorials/
- Google SRE Workbook - Managing Critical Dependencies:https://sre.google/workbook/managing-critical-dependencies/
本作品系原创,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