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#

建立 Runbook 的目标#

标准化的 Runbook 帮助团队在混沌实验或真实事故中迅速执行操作、减少认知负担。好的 Runbook 应覆盖目标、前置条件、操作步骤、回滚方案与验证指标,并保持持续更新。

模板结构#

  1. 概述:说明演练目标、相关系统、责任人;
  2. 前置检查:依赖是否健康、告警是否开启、通知对象;
  3. 执行步骤:以编号列出具体命令和预期结果;
  4. 监控验证:列出 Grafana Dashboard、Prometheus 查询、日志索引;
  5. 回退方案:条件、触发方式、预计恢复时间;
  6. 实验记录:时间线、指标截图、异常情况;
  7. 改进项:演练结束后填入待办。

最佳实践#

  • 将 Runbook 存储在版本库,采用 PR 审核;
  • 在混沌工程平台(Chaos Mesh、Gremlin)中引用;
  • 引入自动化脚本减少人工操作;
  • 保持与错误预算、SLO 面板联动。

自检清单#

  • 是否每个步骤都提供了命令/脚本与预期结果?
  • 是否明确回滚条件和责任人?
  • 是否在演练后更新 Runbook、关闭遗留风险?

参考资料#


本作品系原创,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