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#

升级背景#

JDK 15 后 ZGC 转正(JEP 377),支持 Linux、Windows、macOS。相比 G1,ZGC 提供亚毫秒停顿,对大型堆和延迟敏感服务更友好。

升级准备#

  1. JDK 版本:确认迁移至 JDK 17 或更新;
  2. 兼容性:快速验证代码与依赖对新 JDK 的兼容;
  3. 堆规划:设置 -Xms = -Xmx,建议预留 30% 空间;
  4. 参数-XX:+UseZGC -XX:ZCollectionInterval=60s -XX:ZUncommitDelay=300 等。

测试流程#

  • 性能基线:记录 G1 下的停顿、吞吐、CPU;
  • 压测环境:使用相同数据集,观察 ZCollectionCycle, ZAllocationStall
  • Profiling:Async-profiler + JFR 分析分配热点;
  • 故障演练:模拟流量波动、内存峰值。

生产上线#

  • 灰度发布:先在非核心服务验证;
  • 监控指标:jvm_gc_pause_seconds, process_resident_memory_bytes, cpu_usage; Grafana 仪表板对比 G1 与 ZGC;
  • 日志分析:-Xlog:gc*,safepoint:file=zgc.log

常见问题#

  • ZAllocationStall:分配速度过快,调整堆大小或降低流量;
  • 大对象处理:ZGC 对 Humongous 对象支持良好,但仍应优化数据结构;
  • 容器资源:确保 cgroup 感知开启,使用 MaxRAMPercentage 调整堆。

自检清单#

  • 是否完成 G1 与 ZGC 指标对比?
  • 是否设置针对 ZGC 的监控与告警?
  • 是否制定回滚计划与灰度策略?

参考资料#


本作品系原创,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